全球宫颈癌筛查指南制定现状的系统综述

作者:任文辉; 赵雪莲*; 赵方辉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24): 1882-1889.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115-00134

摘要

目的系统总结和评价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筛查指南的制定现状。方法以"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指南/专家共识/推荐意见"以及"cervical cancer/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reening""guidelines/recommendations"为关键词,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宫颈癌筛查指南, 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截至2020年9月1日前, 共纳入29篇有效文献, 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推荐意见等进行汇总描述和总结。结果 29篇文献中, 大多数指南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一般发病风险的人群, 目标人群集中在25~65岁;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常用的两种筛查方法, 且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推荐使用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大多数指南推荐筛查间隔为5年(HPV检测或HPV和细胞学联合筛查策略)或3年(细胞学筛查策略);针对筛查异常人群, 大多数指南推荐分流或重复检测来进一步识别高风险人群, 针对宫颈病变发病风险较高人群, 则推荐进行阴道镜转诊或即时治疗。仅有部分指南涉及疫苗接种人群, 并推荐采用与未接种疫苗、具有一般风险人群相同的筛查策略。结论目前大部分宫颈癌筛查指南仅涉及一般风险人群且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筛查措施逐渐由传统的细胞学检查向以HPV检测为主的筛查方案转变。各国或地区指南尚缺少针对特殊人群如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相关推荐。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