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研究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查找苦黄颗粒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活性化合物筛选。利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和STITCH数据获取苦黄颗粒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查找NAFLD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在Metascape平台进行PPI网络靶点模块分析。利用DAVID平台进行靶点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拓扑分析,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采用高脂饲料复合CCl4制造脂肪肝小鼠模型进行网络药理学部分结果的体内实验验证。结果:经筛选后得到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核心化合物10个(甘草酚、菜豆蛋白、青蒿素A、儿茶素等),核心靶点14个(CCND1、EGFR、IL1B、MMP2/9、PPARG等)。通路富集分析获得相关通路96条,TNF、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可能为关键通路。苦黄颗粒可显著抑制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炎症及TNF-α、TLR4、Myd88的表达。结论:初步挖掘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核心化合物和作用靶点,苦黄可能通过抑制脂肪肝小鼠TNF-α、TLR4、Myd88表达起到抗炎作用,为深入研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