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普罗帕酮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收治的118例AMI伴心律失常患者, 男63例, 女55例, 年龄(60.23±5.16)岁, 年龄范围为45~75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与盐酸普罗帕酮组, 每组59例, 常规药物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 盐酸普罗帕酮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参数[QT间期、Tp-Te间期、QT时限离散度(QTd)]、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V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基础体征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心功能、基础体征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盐酸普罗帕酮组的QT间期[(431.25±50.64)ms]、Tp-Te间期[(122.36±20.47)ms]、QTd[(50.77±10.28)ms]均低于常规药物组[(470.25±50.35)ms、(136.47±20.25)ms、(56.32±10.41)ms];LVEF[(55.25±10.37)%]高于常规药物组[(48.33±10.61)%], LVDD[(40.13±10.25)mm]、LVPW[(9.12±2.25)mm]低于常规药物组[(46.62±10.36)mm、(10.67±2.05)mm];心率[(75.11±5.28)次/分]、收缩压[(125.11±10.46)mmHg, 1 mmHg=0.133 kPa]、舒张压[(80.33±10.24)mmHg]均低于常规药物组[(78.66±5.27)次/分、(132.11±10.35)mmHg、(86.62±10.37)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普罗帕酮组患者随访期间的MACE发生率[5.1%(3/59)]低于常规药物组[20.3%(12/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罗帕酮能有效改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参数, 对促进患者心功能、基础体征恢复并降低MACE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且应用此药安全性较高, 未明显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单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