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收集了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广西南丹大厂矿区地震监测台网记录到的421次ML≥0.5可定位地震事件(含爆破)时空分布情况,从实际调查和波形特征分析排除爆破记录后,研究震级较大的几次矿震震源机制解,按小时段统计爆破频次与能量释放关系。结果表明,矿震断裂走向与区域构造较为一致。矿山地下开采量增加以及之前出现的近半年历史上罕见的干旱气象因素,在震级较大的人工爆破触发下,影响了局部构造应力场的稳定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矿震。
- 单位
本文收集了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广西南丹大厂矿区地震监测台网记录到的421次ML≥0.5可定位地震事件(含爆破)时空分布情况,从实际调查和波形特征分析排除爆破记录后,研究震级较大的几次矿震震源机制解,按小时段统计爆破频次与能量释放关系。结果表明,矿震断裂走向与区域构造较为一致。矿山地下开采量增加以及之前出现的近半年历史上罕见的干旱气象因素,在震级较大的人工爆破触发下,影响了局部构造应力场的稳定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