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LASS)治疗开角型青光眼(OAG)的临床效果,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探讨手术区域房水引流途径。方法对25例(25眼)OAG患者行CLASS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同时对手术区域进行UBM检查,观察巩膜瓣下形成液间腔(巩膜池)的大小(前后长度和高度)、剩余后弹力层-小梁网膜(TDM)厚度的变化。结果随访12个月,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716,P>0.05)。术后1周眼压最低,之后逐渐回升,术后3个月趋于平稳,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4眼具有功能性滤过泡,21眼为无功能性滤过泡。UBM检查可见所有患眼均形成巩膜池,均具有完整的TDM。随访期间,剩余TDM厚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相比,巩膜池前后长度、巩膜池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两相比,巩膜池前后长度、巩膜池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LASS能有效降低眼压,远期效果良好,是一种治疗OAG的有效方法。UBM检查能清楚地显示CLASS术后主要通过小梁网、深层巩膜、脉络膜引流房水降低眼压,适合CLASS术后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