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对黔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钾平衡的影响,为黔中地区秸秆钾和钾肥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马铃薯宣薯2号为供试作物,设置不施钾肥(NP)、化学钾肥(NPK)、秸秆钾肥(S)、化学钾肥+秸秆钾肥(NPKS)、高量化学钾肥(NPK1)5个处理,研究秸秆钾与化肥钾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养分满足的条件下,单施化学钾肥与秸秆钾、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较NP均有明显增产效应,表现为NPKS>NPK1>NPK>S>NP,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增产效果最好,随着种植年限增长年度间产量变异系数变小,有利于稳产;养分吸收量与品质(淀粉、Vc含量)均随着钾素的增加逐渐增加,但还原糖、硝酸盐含量却随着钾素增加而逐渐降低;无论高、低钾素条件下,化学钾肥与秸秆钾对养分吸收量与品质影响都呈相似的趋势,仅钾吸收量、Vc含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土壤钾素表观盈亏来看,土壤钾素含量为129.2 kg/hm2时能满足马铃薯生长所需。因此,高钾情况下土壤钾素处于盈余状态,NPKS、NPK1、NPK、S处理的钾素表观平衡系数分别为1.36、1.51、0.65、0.63。综上所述,在施用充足氮、磷肥的基础上,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施钾量225 kg/hm2)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同时,有利于钾素的收支平衡,减轻马铃薯对土壤钾素的耗竭,可维持土壤钾素肥力的稳定,也减少因气候因素等影响引起的产量变异,提高了产量的稳定性。

  • 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