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且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基于1982—2019年汾河流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利用趋势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汾河流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旨在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汾河流域NPP由流域中心向边缘增加,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NPP显著增加的面积远大于退化面积;从2003年开始,汾河流域尤其是东北部地区植被NPP明显提高,中北部区域的NPP呈现退化趋势,并表现出较强的时间变异性。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基础自然环境因子对汾河流域NPP空间结构的总效应分别为0.50、0.20、0.03,表明了人类活动是影响NPP空间结构最主要的因素;基础自然环境对NPP变化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且容易在小尺度范围内形成潜在的时空格局。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流域NPP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异最主要的气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