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JCI-IPSG标准的心内科患者安全目标持续改进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12月(启动JCI认证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患者的病历资料,设置为A组(n=2 163);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JCI认证后)本院心内二科患者的病历资料,设置为B组(n=2 876)。A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B组采用基于JCI-IPSG标准的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以及患者身份辨识和药品使用错误、院内感染、跌倒、坠床、压疮以及其他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A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身份辨识和药品使用错误、院内感染、跌倒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坠床、压疮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其他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JCI-IPSG标准的患者安全目标持续改进实践能够有效保障心内科患者的诊疗安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这对于临床护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单位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