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钢筋或型钢与混凝土间的界面性能、中震可修验算方法、受剪计算模式、可能的破坏模式、构件延性、截面设计等方面研究了超限高层结构中小偏心受拉混凝土(组合)框架柱名义组合应力的控制方法和标准。结果表明:型钢对界面粘结的需求较钢筋低,会较早地参与工作从而减小混凝土部分的拉应力水平;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方法计算所得名义拉应力限值对应着混凝土充分开裂而退出工作这一物理状态,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范畴;本文建议的名义组合应力方法适用于中震可修或偶遇风压下的可修验算,名义拉应力控制方法或名义剪应力控制方法均为这种方法的特例,名义拉应力和名义剪应力限值在非地震工况下分别可取2.5ftk和0.5ftk,在地震工况下分别可取2ftk和0.4ftk,当所受剪力较小时可直接采用名义拉应力控制方法;当名义拉应力达到上述限值时,宜考虑纵筋直接受剪的破坏模式,当超过上述限值时,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范畴,宜计算钢筋或钢板的组合应力,同时应考虑稳定性验算。最后,以一实际工程为例,验证了本文建议方法和限值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