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PVP/PKP)、后路Ponte截骨椎板间融合术和后路短缩椎弓根截骨术(PSO)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有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7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胸腰交界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40例,男8例,女32例,年龄52-86岁。其中,行PVP/PKP 16例,Ponte截骨17例, PSO截骨7例,比较三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PVP/PK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纠正角度最少,PSO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多, PSO组Cobb角纠正角度最好,Ponte组其次。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改善,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减少,但PVP/PKP组有5例(5/16)术后出现疼痛再发甚至加重或出现神经功能症状,影像检查发现后凸畸形进展,给予翻修手术,行前方或后方减压截骨矫形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症状缓解。[结论]对于胸腰交界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患者,PVP/PKP手术创伤小但翻修率高,Ponte截骨手术总体效果更好,PSO截骨手术能达到更好的矫形效果但创伤更大,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手术方式。
-
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