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立足市场机制视角审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属性,发现城投债具有信用锚的作用——信用尺度效应,并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文章利用融资平台新名单数据库(2006~2018年),借助双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上述发现:一是城投债直接刺激了融资平台非标债务的增加,每增加发行1元城投债会显著刺激当地非标债务增长5.6元;二是城投债主要借助非标债务作为中介渠道影响市场主体的信贷行为,每增加发行1元城投债能够间接带动当地市场信贷规模增加12元。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举债更加法治化、市场化,切断了城投债通过非标债务影响市场信贷规模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较差的区域,城投债信用尺度的间接效应更为明显。为此,需要建立系统观念,关注地方公债背后的市场逻辑,坚决避免金融市场将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混同,加快形成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地方公债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