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及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二者的规律及潜在联系。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66例行冠脉介入证实为冠心病的病例,根据其临床特征分为3个临床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2例;同时根据Gensini积分将纳入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冠脉)硬化亚组,选取20例冠脉造影证实无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分别于入院次日(或术前)及术后次日晨空腹取肘静脉血,检测AFABP及IL-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各临床亚组患者血清AFABP、IL-6水平均增高,AMI组血清AFABP、IL-6较其余两组明显升高,而轻、中、重度冠状动脉硬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脉硬化程度加重,血清AFABP、IL-6逐渐升高;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患者血清AFABP、IL-6水平术后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血清AFABP与IL-6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AFABP与IL-6联合可能更好的反映冠状动脉的炎症状态,可用于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随访,尤其是PCI术后患者。

  • 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