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呼出气氧浓度(EtO2)作为监测指标, 探讨急诊患者气管插管前不同吸入氧浓度(FiO2)基线水平下进行纯氧面罩通气对EtO2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接受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了避免因操作不规范或漏气等造成通气不充分而干扰最终结果, 故选择已行气管插管患者FiO2调至纯氧后持续机械通气的过程来模拟插管前纯氧下面罩通气的过程。结合电子病历和呼吸机记录, 分析患者在不同FiO2基线水平下, 调整FiO2至纯氧后EtO2达到0.90所需时间(即EtO2达标时间)和达标所需呼吸周期的变化。结果最终收集到42例患者共113次EtO2监测记录;其中, 2例患者由于FiO2基线水平即为0.80, 故仅有1次EtO2记录, 其他患者均有2次及以上不同FiO2基线水平对应的EtO2达标时间和呼吸周期记录。42例患者中, 以男性为主(占59.5%), 老年人居多〔中位年龄62(40, 70)岁〕, 大多为呼吸系统疾病(占40.5%);不同患者肺功能差异较大, 但以功能正常患者居多〔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 占38.0%〕;在呼吸机参数设置上, 结合患者稍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3(28, 37)mmHg〕, 考虑普遍存在轻度的过度通气现象。随着FiO2基线水平升高, EtO2达标时间和呼吸周期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当FiO2基线水平为0.35时, EtO2达标时间最长〔79(52, 87)s〕, 所需呼吸周期数最多〔22(16, 26)个〕;当FiO2基线水平从0.35提升至0.80时, EtO2达标时间可从79(52, 87)s缩短至30(21, 44)s, 呼吸周期数也从22(16, 26)个减少到10(8, 13)个,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患者气管插管前面罩通气的FiO2基线水平越高, EtO2达标时间就越短, 面罩通气时间也就越短。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