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预后判断价值

作者:王真; 李超; 陈小青; 阿娜尔汗·热合曼; 韩轶; 刘芳; 范辉; 彭雪梅; 奴尔黑扎·巴哈夏别克; 李鹏*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01): 550-553.

摘要

目的:对比GRACE、TIMI不同危险评分及中医证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远期预后判断价值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420例ACS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统计每个患者的证型,计算GRACE、TIMI危险评分,分析中医证型与GRACE、TIMI危险评分分层的相关性。结果:住院期间,痰瘀互阻、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其他证型ASC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2.8%(24/187)、24.4%(22/90)、8.9%(9/101)、7.1%(3/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气虚血瘀比较,各证型ASC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1年内,痰阻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其他证型MACE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4%(30/155)、24.1%(21/87)、18.1%(17/94)、19.0%(8/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CE评分高危组与气虚血瘀型存在相关性(R=0.334,P=0.031);TIMI评分中危组与气虚血瘀型存在相关性(R=0.371,P=0.016);TIMI评分低危组与气阴两虚型存在相关性(R=0.314,P=0.043)。结论:气虚血瘀型对ACS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具有判断价值;GRACE、TIMI危险评分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帮助临床作出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