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含膏红层软岩溶蚀特性研究

作者:邱恩喜; 康景文; 郑立宁; 郭永春; 贺建军
来源:岩土力学, 2015, S2: 274-280.
DOI:10.16285/j.rsm.2015.S2.036

摘要

针对成都地区红层软岩溶蚀空洞现象,以成都半岛城邦项目场地的红层软岩为例,选取不同深度的岩样进行室内浸水试验、淋滤试验和溶蚀试验,观察岩样在不同类型环境水下的作用性状和溶蚀特征,分析经历不同作用的含膏红层软岩可溶成分的流失程度及其对环境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层软岩中的石膏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含膏红层及其环境水的腐蚀性显著增强;遇水后,红层软岩中的可溶成分逐渐溶解、流失,随着时间的积累;红层软岩孔隙增大,渗透性增强,红层的完整性丧失,强度衰减;在酸性环境水的作用下红层软岩中的钙质胶结物流失加剧,结构连接破坏严重,对红层的结构强度影响较大。对浸泡、淋滤和溶蚀作用后的试样,重点测试了抗压强度、波速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红层软岩经硫酸溶液腐蚀后岩样的结构被破坏,单轴抗压强度从8.5 MPa降低到2 MPa,降低了76%;波速明显减小,从2 204 m/s减小至1 355 m/s,减小了40%;红层试样的p H与电导率变化也比较显著,p H值从8.77减小至7.29;电导率从55μs/cm增加到1 100μs/cm。

  •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