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大出血的临床特征, 并分析其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44例ANP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4例, 女性10例, 年龄(48.9±12.2)岁。收集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干预措施以及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门诊复诊的方式随访。结果在44例ANP合并大出血患者中, 胃肠道出血8例, 腹腔内出血31例, 混合型出血5例。ANP起病至发生出血的时间间隔为30.5(20.8, 43.0)d。胃肠道出血和混合型出血的13例患者中:4例因上消化道溃疡在内镜下成功止血;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出血后, 经血管内栓塞成功止血;4例通过外科手术止血成功。在31例腹腔内出血患者中:24例进行DSA检查;7例未行DSA(3例因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予保守治疗;2例因胰腺坏死感染手术清创后24 h内出血予立即开腹手术止血;1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未行DSA;1例在准备DSA时死亡)。在29例进行DSA的患者中, 69.0%(20/29)的患者发现了血管异常, 其中脾动脉出血最为常见。44例出血患者中, 29.5%(13/44)采用内镜检查, 内镜下止血成功4例;65.9%(29/44)采用DSA检查, 通过血管内栓塞止血成功15例;31.9%(14/44)采用开腹手术止血, 止血成功11例。死亡率47.7%(21/44), 其中5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16例死于脓毒症合并MODS。腹腔内出血和混合型出血患者的死亡率55.6%(20/36)高于胃肠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12.5%(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23例存活患者截至随访完成, 均未再发腹腔内和(或)消化道出血。结论大出血通常发生在ANP后1个月左右, 院内死亡率较高。DSA、内镜以及外科手术是ANP合并大出血的有效止血手段。

  • 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