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台湾汉人社会的结构,理应包含漳、泉、客家与潮州等群体。学界曾认为16世纪潮州海贼林道乾、林凤来台的通路,已经被清廷禁"惠、潮之民"渡台的禁令切断,之后没有潮州人移往台湾。清初,移居台湾的汉人因语言与文化的差异,逐渐分化为"福佬"与"客家"两大群体,使得潮州人逐渐"消失"在台湾历史中。日据时期,潮州人因使用福佬语,因而籍贯被认定为"福"。殊不知海外华人社会中,"福佬"或"福佬人"多用于指称潮州人。但是,在台湾学界与民间社会认知中,"福佬"一词用于指称漳州、泉州人。本文重新梳理16~18世纪潮州人往来台湾的历史事实,并透过台湾地区尚存的潮州地名、三山国王庙,初论历史上潮州人在台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