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腐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炎症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佳朔; 潘鹏宇; 陈立刚; 邹正; 杨新宇; 孔睿; 李侑埕; 梁国标*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2021, 49(09): 989-993.
DOI:10.16680/j.1671-3826.2021.09.11

摘要

目的探讨黄腐酚(XN)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炎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120只SPF级雄性KM小鼠纳入本研究。随机将KM小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n=24)、SAH组(n=24)、XN 10 mg/kg组(n=24)、XN 25 mg/kg组(n=24)、XN 50 mg/kg组(n=24)。运用颈内动脉线穿刺法构建SAH模型,SAH 24 h后,进行脑水肿检测及神经功能评分。利用TUNEL染色观察SAH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p-IκBα、p65 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AH组Sugawara评分高于XN 50 mg/kg组,平衡木试验评分低于XN 50 mg/kg组,改良Garcia评分低于XN 25 mg/kg组、XN 50 mg/kg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XN 25 mg/kg组、XN 50 mg/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发现,SAH处理后神经元细胞凋亡增加,XN处理后神经元细胞凋亡减少,XN 50 mg/kg组效果最优。SAH组TLR4、IκBα、NF-κB、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XN 10 mg/kg组、XN 25 mg/kg组、XN 50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N可以通过抑制TLR4表达进而下调IκBα及NF-κB的磷酸化,降低NF-κB的活化,抑制SAH后的神经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