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纯钛种植体骨代谢标志物及骨组织的影响

作者:闫鑫; 刘长江; 冯杰; 李少华; 程路峰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1): 196-198.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1.100

摘要

目的通过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纯钛种植体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组织形态的变化,探讨辛伐他汀促进纯钛种植体骨结合的机制。方法将6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卵巢切除+辛伐他汀组(OVX+SIM组),每组20只。采用去势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4周后,将种植体植入所有动物的右下肢胫骨与中干骺端相邻处,种植7 d后,OVX+SIM组大鼠每周给予10 mg/kg辛伐他汀灌胃,假手术组及OVX组大鼠进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三组大鼠第1、4、8、16周的体重变化情况,测定16周后血清中大鼠Ⅰ型胶原N端前肽(PⅠNP)、1型胶原C端肽(CTX-1)、骨钙素(O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用显微镜观察大鼠骨组织形态。结果三组大鼠第4、8、16周的体重均高于第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组、OVX+SIM组大鼠第4、8、16周的体重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给药16周后,OVX+SIM组与OVX组的CTX-1浓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提示此时期破骨细胞活性显著增强;而OVX+SIM组与OVX组的CTX-1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此时药物正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OVX+SIM组的PⅠNP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提示此时成骨细胞活跃,因药物的影响,骨形成活动较多。三组间AL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在100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种植体和骨组织的结合界面紧密,略见微小间隙;成骨细胞数量较少,骨质非常致密,破骨细胞较难发现。OVX组在100倍镜下可见种植体和骨组织的结合不紧密,可见部分类骨质。OVX+SIM组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种植体和骨组织的结合界面紧密,可以观察发现较多的成骨细胞。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影响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纯钛种植体周围的骨形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