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 3.74 μm激光致新西兰白兔角膜损伤特点和修复过程。方法 发射方式为连续输出的高斯光束,分别照射新西兰白兔双眼,光斑面积 1.89 mm2,照射时间 1.0 s,照射剂量约 16、32、64、128 J/cm2,于照后即刻、6 h及 1、3、7、14、28、90、180 d大体及裂隙灯观察角膜损伤情况,并用 HE 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3.74 μm激光致兔眼角膜损伤随激光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照射剂量在 16 J/cm2时损伤轻微表浅,32 J/cm2时可伤及角膜内皮层,128 J/cm2以上时可造成角膜穿孔。当角膜损伤只累及浅基质层时可恢复至透明。随损伤深度增加,基质层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形成角膜瘢痕,且伴不同程度的损伤区变薄,甚至生成圆锥角膜。结论 3.74 μm 激光致角膜损伤及损伤后修复具有剂量依赖性,随着激光照射剂量增大,角膜损伤加重,损伤修复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