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时间关系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30例)、中度中毒组(30例)、重度中毒组(30例),以同期同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后12 h、24 h、48 h、72 h、96 h化验血清CRP,比较不同时间段各组间CRP水平的差异。对经治疗后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诊2个月,根据是否出现迟发型脑病分为脑病组和无脑病组,比较不同组别间CRP水平的差异及中毒程度与迟发型脑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入院第12 h,轻度中毒组为(3.81±0.28)mg/L、中度中毒组CRP为(13.26±1.85)mg/L、重度中毒组为(26.70±1.70)mg/L,对照组为(3.35±0.91)m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一氧化碳中毒患者CRP水平呈上升趋势,但轻、中度组CRP水平于24 h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重度中毒组CRP在48 h达到最高,48 h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重度中毒组入院后24h、48 h、72 h以及96 h血清CRP水平与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出院随诊2个月,按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分为脑病组(30例)和无脑病组(60例),且脑病组均为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脑病组患者入院后12 h、24 h、48 h、72 h以及96 h的血清CRP水平与无脑病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CRP检测可作为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毒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邯郸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