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审美能力培育”是“后扶贫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艺术裹挟着古老而悠久的乡村传统文化基因,为“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实践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在调节农民审美心理、提升农民审美趣味、修复农民审美理想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实践中,以农民双重主体身份认定为前提,通过建构本土化、差异化、精准化的艺术介入模式,最终实现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文化农民”培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