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局部枸橡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应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实现安全有效的体外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钙离子的管理。对于无钙型RCA-CRRT来说,钙剂补充的方式一般有血滤导管静脉端和深静脉两种途径,不同的补钙途径对于外周钙离子的影响效果尚未探索。目的:试验假设,对RCA-CRRT的患者而言,与锁骨下静脉途径注射相比,经血滤导管静脉端输注钙剂外周iCa2+偏低。方法: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随机交叉试验。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行RCA-CRRT的患者48例,根据补钙部位的不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4例钙剂补充顺序为血滤导管静脉端-锁骨下静脉,B组24例补充顺序为锁骨下静脉-血滤导管静脉端。所有病例在更换钙剂补充途径前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比较血气分析结果。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是不同补钙途径时外周iCa2+、滤器后iCa2+间的差异,同时记录同期的pH值、K+及总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次要指标为干预期间导管功能障碍及低钙血症发生率。试验经中国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LDYYLL2018-165,批准时间:2018年12月),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1800020046,注册时间:2018年12月)。讨论:文章为一项关于无钙型RCA-CRRT不同补钙途径对外周钙离子影响的试验。试验将证实在血滤导管静脉端输注钙剂,与锁骨下静脉相比,同样的泵入速度,前者外周iCa2+略偏低;导管功能障碍和低钙血症发生率的比较将有利于确定哪个部位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