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状况及预后,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因状况分为原发组120例和继发组40例。入院后,所有患者针对病情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服用降压药物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心肌耗氧量(MOC)、左室射血阻抗(LVER)],超声心动图参数[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定期随访患者3年,比较两组患者第1、2、3年的血压水平、合并症发生率和存活率,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原发组患者的LVEF、LVEDP、MOC、LVER分别为(68.13±5.25)%、(1.48±0.59) kPa、(27.83±1.86) mL、(13.36±2.44) kPa·s/L,明显高于继发组的(63.77±6.77)%、(1.23±0.27) kPa、(17.68±4.79) mL、(11.23±0.39) kPa·s/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患者血浆中BNP水平为(2339.50±1131.20) pg/mL,明显高于继发组的(1943.54±481.5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患者的IVS、LVDs、LVPW水平分别为(10.06±0.95) mm、(58.66±7.67) mm、(11.65±0.88) mm,明显高于继发组的(9.16±0.88) mm、(49.54±3.82) mm、(9.12±0.93)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患者第1年、第2年、第3年的血压均值明显高于继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和继发组患者3年后存活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为35.0%,明显高于继发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浆BNP水平检查结果更差,3年内血压水平和合并症发生更高,因此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类型需准确诊断,及时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