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YMP)的基因遗传变异对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CRC)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 纳入23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TYMP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 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位于上游区域的5633C>T位点和预后有关联。TYMP基因的5633C>T位点在CRC患者中的突变频率为:CC型149例(63.40%), CT型73例(31.06%), TT型13例(5.54%), 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 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313)。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携带突变基因的CT/TT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5.8和4.5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经过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较好的预后影响意义依然存在(HR=0.67,P=0.015)。另外, 进一步在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 突变的CT或TT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 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5633C>T位点CT/TT型患者3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野生型CC型的患者(33.72%比20.13%,OR=1.68,P=0.021)。结论 TYMP基因5633C>T位点可能通过影响TYMP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