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医用气源汲送装置复制呼吸衰竭犬模型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以犬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气源汲送装置,通过调控吸入氧气(O2)、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的比例,降低吸入氧气浓度(Fi O2)和(或)提高吸入CO2浓度(Fi CO2),同时开放呼出气通路的方法,使犬动脉血氧分压[p(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达到并稳定在某一设定状态。分别在基础状态及造模后1 h和2 h时采集动脉血,检测相关血气指标。结果造模1 h后,实验动物p(O2)<60 mm Hg(1 mm Hg=0.133 k Pa)、p(CO2)>50 mm Hg,呼吸衰竭犬模型建立成功。造模1 h和2 h时酸碱度(p H)值、血氧含量、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碱剩余(BE)较基础状态降低,p(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碳酸氢根(HCO3-)较基础状态升高(P<0.05)。造模2 h时p(O2)、血氧含量、Sa O2较造模1 h降低(P<0.05),而p H值、p(CO2)、TCO2、HCO3-、BE较造模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用气源汲送装置调控下,成功建立了大型实验动物的呼吸衰竭模型。
-
单位天津市海河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