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痕"是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时用到的比喻,这种喻物式的论书方式在唐代之前的书论中出现很多。由于颜真卿在书法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历代书论中"屋漏痕"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而历代书论普遍只提及"屋漏痕"一词,没有在原语境下探讨,因此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家对"屋漏痕"的理解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其语境与词义的辨析,认为原文中"屋漏痕"与"一一自然"相互对应,是对草书"笔势"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