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当年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变化

作者:施永海; 谢永得; 刘永士; 徐嘉波; 袁新程; 邓平平; 税春; 蒋飞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2, 35(09): 2204-2211.
DOI:10.16213/j.cnki.scjas.2022.9.029

摘要

【目的】研究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当年鱼种(0+龄)的脂类营养状况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评估高密度养殖刀鲚幼鱼有否受到环境拥挤压迫。【方法】采用池塘高密度(7216 ind/667 m2)模式养殖刀鲚幼鱼,检测分析刀鲚0+龄幼鱼各阶段(7—11月)的鱼体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0+龄幼鱼鱼体的水分含量随着生长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数值从7月的82.27%显著下降到11月的76.17%;培育早期(7月26日至8月7日),鱼体干重的总脂含量略有下降,培育中期(8月7日至10月5日)鱼体脂肪迅速富集,然而,到培育后期(10月5日至11月1日),由于饵料竞争,鱼体脂肪积累速度减缓。刀鲚各阶段幼鱼鱼体脂肪酸含量排前三的是C16:0、C18:1n9c和C16:1,百分含量范围分别为21.21%~29.76%、23.56%~28.90%和8.71%~14.29%。除了7月外,C16:0和C16:1的百分含量随生长均呈现显著下降。随着刀鲚幼鱼的生长,C18:0百分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最高点(7.62%~7.76%)出现在8—9月份;而刀鲚幼鱼的C22:6n3(DHA)、C20:5n3(EPA)、∑PUPA以及∑n3PUPA的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最低值均出现在9月,最高值均出现在11月。其∑n3PUPA/∑n6PUPA比率9月最低(3.58),11月最高(5.35),这符合刀鲚幼鱼从淡水到海水的洄游规律。高密度培育后期(10月5日至11月1日),随个体生长,拥挤胁迫更加明显,刀鲚幼鱼为应对拥挤胁迫需要消耗更多MUFA,特别是C18:1n9,导致刀鲚鱼种鱼体的∑MUFA和C18:1n9c含量均分别从10月的44.42%和28.90%迅速下降到11月的35.29%和23.56%。【结论】池塘高密度培育的刀鲚当年鱼种可能已经受到环境拥挤胁迫。建议适当降低刀鲚当年鱼种的池塘培育密度。

  • 单位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