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公平审判"旨在为个人提供程序性保障,避免公共权力机关滥用权力。然而,基于银行业的特殊性、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和事后司法救济的有效性等原因,许多国家为监管机构处置"问题银行"提供了诸如限制听证、有限司法审查以及侵权责任豁免等程序上的便利。这些限制可能与"公平审判"原则相冲突。欧洲人权法院通过对"首都银行案"和"信贷工业银行案"的裁决,阐明并细化了"公平审判"原则在银行破产领域的适用,要求缔约国必须充分保护破产银行关联方所享有的"公平审判"权利,这可能对缔约国的银行破产制度形成约束。在中国银行破产立法与司法中,应充分重视"公平审判"原则,保障银行破产相对方的"公平审判"权利,以实现公共利益、经济效率和个人权利的统一。
-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