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上海市宣布中心城区内的64条街道将永不拓宽。这些街道空间是历史风貌区的重要载体,而且大部分都位于原上海法租界区域内。在回顾近代上海法租界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基础上,通过分析考察其从道路等级体系和公馆马路拱廊街(1)的规划与建设,再到临街建筑高度控制的引入与发展变迁,揭示了它们背后所显示的巴黎城市建筑法规对上海法租界的深刻影响,以及法租界在现代化和本土化方向的自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