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心功能异常时舒张功能通常首先有改变,目前虽有很多关于心室收缩功能研究,但却鲜有关于先天性心脏病(CHD)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研究。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常见左向右分流型CHD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 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的年龄<18岁并行介入治疗的CHD患儿,排除复杂CHD、先天性发育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为病例组,同时招募健康儿童。行剑突下、胸骨旁、胸骨上窝等部位多切面超声扫查,采集病例组和健康儿童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左心室结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运动频谱和肺静脉血流频谱指标)及一般信息(超声检查时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基于健康儿童的左心功能指标,分析比较病例组介入手术前1周内、术后1 d、术后1个月时点的左心功能指标变化。主要结局指标介入术后左心房容积指数(LA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比值、E/二尖瓣环室间隔处舒张早期运动峰值流速(E’)比值、E/二尖瓣环侧壁处舒张早期运动峰值流速(e’)比值恢复水平。结果 病例组163例,PDA亚组60例、VSD亚组42例、ASD亚组61例;招募健康儿童61例。PDA、VSD亚组年龄、身高、体重、BS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A、VSD和ASD亚组,LAI、E/A比值、E/e’比值和E/E’比值,术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下降,术后1个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肺静脉血流频谱D术前、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均呈降低趋势,术后1个月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儿童常见左向右分流型CHD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手段,PDA、VSD和ASD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介入治疗后舒张功能主要指标可得到改善,术后1个月后可恢复接近正常。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