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广州市猎德城中村改造为例,结合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文献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回迁安置小区村民的市民化状况,探讨改造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与未竟任务。实证表明,猎德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村民经济状况,促进了不同阶层的混合居住,为村民的市民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由于村民恪守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安全策略,改造后的猎德在集体土地转制、集体公司市场化运营、村民谋生方式和角色认同转变等方面仍面临巨大阻力。因此,这种改造模式只能造成村民的"被动市民化",即被动地接受改造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实质上游离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之外。最后,分别从观念与实践的角度为推动村民的"主动市民化"提出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