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非洲镍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分析

作者:唐文龙; 孙宏伟; 刘晓阳; 王杰; 左立波; 吴兴源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01): 53-69.
DOI:10.13278/j.cnki.jjuese.20160299

摘要

中南部非洲镍矿资源丰富,大体可分为岩浆型和风化壳型2种预测类型。本文在对中南部非洲243处镍矿床/点资料系统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产出的镍矿初步划分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4个成矿期,南非卡普瓦尔北缘古元古代Cr-Ni-Cu(PGE)成矿带、津巴布韦大岩墙新太古代NiCr(PGE)成矿带、博茨瓦纳弗朗西斯敦—赛莱比—皮奎新太古代Ni-Cu-Au成矿带、赞比亚赞比西津巴—卢萨卡新元古代Au-Ni-Cu成矿带、坦桑尼亚乌本迪—乌萨嘎仁古元古代Ni-Cu成矿带和坦桑尼亚—布隆迪基巴拉中元古代Ni-Cu-Co成矿带共6个成矿带,从整体上构成了北东向的中南部非洲巨型镍矿带;并分别对研究区内典型的与大陆边缘裂解有关的Ni-Cu(PGE)矿床、与造山带伸展背景有关的Ni-Cu矿床、与地幔柱有关的Ni-Cu(PGE)矿床和风化壳型镍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布什维尔德矿集区、津巴布韦大岩墙矿集区、博茨瓦纳弗朗西斯敦—赛莱比—皮奎矿集区、坦桑尼亚—布隆迪穆松加迪—卡邦加矿集区镍矿资源潜力巨大,找矿前景优越。

  •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