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译不仅是文本再生产活动,也是围绕原作与译作、前译与后译形成的价值构建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造就彰显差异性的译本。本文从重译的历史研究视角出发,聚焦梁启超在晚清对《国家论》的两次译介,从历史语境与价值定位、文本阐释与价值生成、读者接受与价值挑战三个层面探讨重译中价值构建的动机、策略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