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情况。方法 2018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DILI患者60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应用药物、发病时间、临床病情和治疗时间,进行临床分型和病情分级。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定义未痊愈,否则为未愈。结果 本组60例DILI患者主要应用药物包括化学药物16例(26.7%),中草药13例(21.7%),抗生素类药物8例(13.3%),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药物7例(11.7%),降血脂类药物5例(8.3%),应用抗结核药4例(6.7%),抗精神类药物3例(5.0%),降血压药2例(3.3%)和保健品2例(3.3%);用药至发病2~118 d,其中≤1周发病19例(31.7%), 1周~3月发病24例(40.0%),>3月发病17例(28.3%);临床表现包括纳差13例(21.7%)、恶心呕吐13例(21.7%)、乏力12例(20.0%)、皮肤巩膜黄染13例(21.7%)、腹痛腹泻8例(13.3%)、皮肤瘙痒2例(11.7%),无明显症状25例(41.7%);本组DILI患者严重程度分级分别为1级42例(70.0%)、2级7例(11.7%)、3级6例(10.0%)、4级5例(8.3%),无5级病例;比较49例≤2级与11例≥3级DILI患者临床资料,发现两组年龄和性别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而≥3级患者发病时间更短,治疗时间更长(P<0.05);本组54例DILI患者痊愈,6例未愈。未愈患者病情显著重于痊愈患者(P<0.05)。结论 本组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消化症状最为多见,常引起DILI的药物包括化学药物、中草药、抗生素类、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和降血脂类药。临床未愈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更重,需要积极处理。
-
单位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