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第三代牛津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采用第三代牛津单髁假体行微创UKA治疗的 594例(701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55例, 女性439例, 年龄(62.6±10.9)岁(范围:44~81岁), 体重指数(26.9±3.8)kg/m2(范围:21.1~36.2 kg/m2);骨性关节炎676膝, 股骨内侧髁特发性骨坏死25膝;其中行单侧UKA 487例(其中66例一侧行UKA, 另一侧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行双侧UKA 107例。收集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假体生存率、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等, 记录并发症情况, 评估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手术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发生术中骨折、术后感染及症状性血管栓塞性疾病等。术后平均随访121.6个月(范围:70~178个月)。发生术后垫片脱位、假体松动、胫骨平台塌陷、外侧间室退变以及术后疼痛等并发症18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0%(18/594);其中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13例, 更换垫片部分翻修4例, 假体翻修率为2.9%(17/594);若以翻修作为假体生存率研究的终点, 则该组病例远期随访手术成功率为97.1%(577/594)。患者ROM由术前的(105.9±11.8)°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14.0±13.3)°(t=10.796, P<0.01), KSS 中临床和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4.3±3.6)分和(55.9±3.9)分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0.1±6.0)分和(87.5±5.7)分(t=124.325, P<0.01;t=110.985, P<0.01);WOMAC骨关节炎指数由术前的(54.8±6.7)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9.2±3.1)分(t=150.860, P<0.01);VAS 由术前的(6.1±1.1)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5±1.0)分(t=74.941, P<0.01)。结论微创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病远期随访假体生存率高, 翻修率低, 并发症少, 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临床疗效满意。

  • 单位
    浙江大学;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西秀区人民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