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与乙肝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107年3月门诊以及住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后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100例(观察组),随机选取健康者8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的RF因子、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RF检测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乙型病毒性肝炎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32.0%;对照组阳性者8例,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病毒感染者抗-HBs阳性者30例,其中检测显示为RF阳性者18例,经F(ab’)-HRP中和血清中的RF之后重测抗-HBs,发现有4例转为阴性,计算可知其假阳性率为22.2%,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患者血清呈RF阳性会直接影响抗-HBs检测结果,易使医师对已经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出现误判。血清生化分析显示,血清中含乙肝表面标志物的患者中,12例为阴性。对40例RF因子阳性的血样做乙肝两对半抗原检查阳性12例,阳性率为30.0%,抗体阳性34例,阳性率为85.0%,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RF阳性的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在诊断中易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应利用HBV-DNA检测等辅助手段进行乙肝确诊,中和患者血清RF之后重新检测抗-HBs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因误诊和漏诊耽误患者治疗。
-
单位赣州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