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猪流行性腹泻病(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接种疫苗仍是主要预防措施。自1971年首次发现PEDV以来,该病毒便不断发生变异并出现了大范围传播,有关PEDV疫苗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完善,但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疫苗研发的首要因素。传统灭活疫苗安全性好,但需多次大量接种;弱毒疫苗免疫原性强,但易毒力返祖;新型亚单位疫苗与灭活疫苗类似,保证抗原蛋白的天然构象、提高免疫原性是今后研发的重点;重组活载体疫苗中的载体本身就充当了“免疫增强剂”的角色,而另一方面,致弱后的载体能否稳定遗传及其安全性还需更深入的研究;面对变异速度极快的冠状病毒,第三代核酸疫苗只需简单修改相应基因即可迅速投入使用,而这类疫苗存在很大的缺口,未来需要侧重于核酸疫苗的研发;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可避免其他动物病原的污染,无需低温储存,植物细胞壁可对抗原蛋白进行保护,避免被酶消化,稳定性好,但这类疫苗在进行大规模生产时要注意基因污染的问题,借助花粉将外源基因传递给其他植物会导致自然多样性的丧失;相比于其他种类的疫苗,纳米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更持久,能诱导良好黏膜免疫应答反应,但其成本问题和制备工艺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对传统的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及新型的亚单位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细菌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和纳米疫苗进行综述,比较各类疫苗优势与短板,以期为未来PEDV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