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与针刺对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对MOT、5-H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住院的序列号前后,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30例。研究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与针刺对患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主要症状、临床疗效、胃电图、血清相关胃肠激素。结果:对比3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治疗前3组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恶心(5例)、呕吐(8例)、腹泻(8例)、腹痛(4例)例数均显著高于研究组(2例、4例、2例、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腹痛(7例),腹泻(4例)要显著高于研究组(2例、1例)。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平均要优于对照组和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餐前与餐后)胃动过缓以及胃电节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电节律异常率和胃动过缓低于对照组和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的血清进行比较,治疗前3组血清P物质(SP)、MOT、NO以及5-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SP、MOT、NO以及5-HT水平都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指标平均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与针刺对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