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处于东西向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和北北东向中新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转换、叠合部位。该矿床形成于131.5~127.5Ma,是大陆内部构造-岩浆活化的产物,成矿系统发育于早白垩世初期华北及中国东部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变的背景下。太平沟钼矿的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铜矿-黄铁矿、石英-黄铁矿-辉钼矿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特征。石英中发育水溶液型、含/富CO_2型和含子矿物型流体包裹体,子矿物包括石盐、黄铜矿等,但晚阶段仅发育水溶液型包裹体。成矿早、中、晚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20~390℃、240~320℃和140...

  • 单位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