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小梁切除术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就诊, 至少3个月前因PACG行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明显需要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全部患者, 共47例(47只眼)。记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术后1天、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眼压;术前和术后2年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 滤过泡分级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及BCVA进行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降眼压药物使用频率、滤过泡等级、眼压控制成功标准进行秩和检验。对术后2年眼压变化与各变量之间进行直线回归、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眼压(18.7±6.7)mmHg(1 mmHg=0.133 kPa), 术后2年下降至(16.4± 2.0)mmHg, 与术前比较眼压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 P=0.015)。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中位数(最大值, 最小值)术前为0(3, 0)种, 术后2年为0(2, 0)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眼压值与术后2年眼压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1)。术后BCVA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 P<0.01)。术后2年滤过泡较术前缩小,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眼压控制完全成功, 部分成功, 失败的比率, 术前分别为(61.7%, 27.7%和10.6%), 术后2年分别为(89.4%, 8.5%, 2.1%)。术前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0 mmHg的29只眼, 术前平均眼压为(14.5±4.0)mmHg, 术后2年平均眼压为(15.5±2.3)mmHg, 眼压升高,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术前眼压 >21.0 mmHg需使用降眼压药物的18只眼, 术前平均眼压为(25.3±4.4)mmHg, 术后2年平均眼压为(17.8±2.4)mmHg,眼压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可以降低小梁切除术后PACG患者的眼压及降眼压药物数量。术前眼压正常的患者术后眼压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术前眼压高于21.0 mmHg的患者术后眼压有下降至正常范围的趋势。(中华眼科杂志, 2016, 52:104-109)

  • 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