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及MRI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周行CT诊断,对照组患者在术前1周行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分期检出率和癌灶情况。结果:在病灶检出一项中,对照组在间质浸润及阴道侵蚀两种情况检出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0,x2=15.680;P<0.05);两组宫体侵蚀Fisher确切率双侧检验及宫旁侵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分期检出率比较中,对照组在IB2~IIA期检出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0,P<0.05);在<IB1期及≥IIB期Fisher确切率双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明显,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和侵犯程度,在分期诊断中病灶部位检出率更高,且可与其他方法有效配合,提高分期检出率,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提供信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