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康; 秦华东*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 39(12): 2491-2493.
DOI:10.3760/cma.j.cn421213-20210112-00041

摘要

近年来,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成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肿瘤。虽然PTC的分化较好, 预后良好, 但因其起病隐匿, 往往首发症状仅为颈部肿物, 那么如何提高PTC的诊断率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针对PTC的诊断主要依靠三维超声以及作为金标准的细胞学细针穿刺活检技术(FNAB), 但其诊断率依然只有75%左右, 还有部分病例为漏诊或者无法确诊。而近几年细针穿刺活检术联合基因标志物诊断的兴起, 大大提高诊断率, 使得FNAB联合分子标志物检测成为未来PTC诊断的趋势。尤其随着蛋白组学的发展, 寻找与PTC有关的蛋白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综述目前蛋白组学在PTC中的研究进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