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四街”及“五乱”理论进行对应剖析,并举以相应的临床案例,探讨“针节术”在临床针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针刺治疗时按照特定穴位的补泻需要施行迎随补泻和呼吸补泻,对穴位进行放血治疗时,持放血针点刺放血时辅以按摩挤压等手法将血放至不出。气在胸街用穴:在心取神门、大陵,在肺取鱼际、太溪;气在腹街用穴:取隐白、大都、厉兑、内庭,不下者针手足三里;气在头街用穴:取天柱、大杼,不效取通谷、束骨;气在胫街用穴:八邪点刺放血,取二间、三间、液门、中渚、内庭、陷谷、侠溪、足临泣。“针节术”中只有臂胫气街大络“结”在八邪,即八邪处是病根,故需三棱针点刺放血。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针节术”治疗气乱于头、气乱于胸、气乱于腹、气乱于胫,可以有效减轻头昏、偏头痛、视物不明;胸闷少气、心慌烦躁;腹酸腹胀;四肢困重、疼痛等一系列“五乱”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针节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能够快速打通气血节点,祛瘀生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从而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其疗效较好且持久。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