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痣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作者:李磊; 赵昱榕; 郑斐; 石延霞; 柴阿丽; 谢学文*; 李宝聚*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2021, 51(02): 294-297.
DOI:10.13926/j.cnki.apps.000357

摘要

<正>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由于常年连作和马铃薯种植规模扩大,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1,2]。目前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农药的施用[3,4],但化学药剂的频繁使用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带来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5]。从棉花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多粘类芽胞杆菌Sx3可产生杀镰孢菌素和多粘菌素P,有效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生长,菌株培养滤液抑制病原菌生物膜形成并破坏其细胞形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