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由余丽琼写作、朱成梁画图而创作的图画书《团圆》2009年获得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首奖。作品以“我”(小女孩毛毛)的视角,讲述了江南水乡小镇上一个普通家庭春节团圆的故事。故事中小主人公毛毛终于在春节来临时盼回了在外打工的爸爸,一家人温馨团聚,其乐融融。《团圆》的故事内容源自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审美观照的产物。本文将从审美观照角度解读图画书《团圆》,让我们体会到作品朴素的画面美、细腻的情感美、深远的内蕴美、特色的文化美以及温暖的视觉美,而作品正是通过这些“美”带给儿童读者精神上的愉悦与心理上的满足。一、朴素的画面美封面上爸爸长长的手臂上枕着妈妈和“我”,一家三口的嘴角都微微上扬,满足、幸福呈现在我们眼前。而大大的“团圆”二字引导着我们把故事和春节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春节是家人们期盼已久的能够团圆的美好时刻。扉页上妈妈在梳妆镜前装扮着自己,“我”也百无聊赖地在妈妈旁边摆弄着手里的玩具。“我们”都在期盼着爸爸回家,因为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春节。“我”和妈妈都起得特别早,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尽早见到即将回家的爸爸。穿着格子外衫、条纹裤子、红色棉鞋、齐耳短发的妈妈接到了爸爸,她手提着爸爸重重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