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我国玻璃纤维产业现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玻璃纤维从“摇篮”到“大门”的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进行清单编制和环境影响潜力分析。结果表明,人体致癌毒性(HTPc)、人体非致癌毒性(HTPnc)对环境影响较大,分别占53.51%、30.53%。原料熔制阶段对全球变暖效应(GWP)、颗粒物形成(PMEP)、光化学臭氧形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EOFP)、陆地酸化(AP)、人体致癌毒性(HTPc)、人体非致癌毒性(HTPnc)、化石能源耗竭(FFP)的贡献均最大,分别占78.57%、72.87%、66.00%、78.16%、71.69%、88.90%和78.10%。将生产玻璃纤维整个过程使用的电力改变电力结构时,碳排放呈一定幅度下降,7项环境影响指标均下降,可有效降低环境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