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敏感指标进行构建, 观察其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7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数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 年龄57~77(67.10±9.11)岁;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 年龄56~76(66.76±8.74)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以循证理念为基础重新构建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敏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2周后的吞咽功能、吞咽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干预2周后, 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12±0.46)分比(2.46±0.45)分], 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VFSS)评分、功能性进食量表(FO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6.43±1.07)分比(5.48±1.16)分、(4.26±0.45)分比(3.89±0.5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6、3.561、3.218, 均P<0.05)。干预2周后, 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BSA)、血红蛋白(Hb)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2.12±2.61)kg/m2比(20.43±2.22)kg/m2、(37.58±5.23)g/L比(35.35±4.23)g/L、(91.57±12.15)g/L比(85.42±12.32)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7、2.592、2.731, 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1/35), 低于对照组[22.86%(8/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 P<0.05)。结论采取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敏感指标构建后能够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与营养水平, 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