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桡骨远端C3型骨折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中植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65岁以上桡骨远端C3型骨折行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84例患者资料。按术中是否掌侧植骨分为两组,其中未植骨组42例,植骨组42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血管神经是否损伤等情况;术后3及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复位、内固定位置等影像学及患腕关节握力、活动度等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腕关节功能评估采用上肢功能(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结果 84例均获1228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植骨组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螺钉过长损伤腕背伸肌腱导致腕痛,予取出后腕痛缓解。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均基本愈合,无复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组腕关节功能DASH评分为(13.8±2.6)分,未植骨组为(15.4±2.7)分,植骨组腕关节功能优于未植骨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影像学指标:桡骨远端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活动范围等相关指标包括背伸、旋前、旋后及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屈曲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等影像学无异常,植骨组腕关节功能DASH评分为(11.7±1.2)分,未植骨组为(11.4±1.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影像学指标:桡骨远端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活动范围等相关指标包括屈曲、背伸、旋前、旋后及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桡骨远端C3型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中植骨与否对最终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对腕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单位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