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鲁迅的"中间物"理念类似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过渡的存在物"理念,都是基于人是一种不完满的存在的人性观,当二者同时立足于这样的思维基点来思考个体生命时,他们自然就会远离乐观的理性主义所产生的群体性倾向,走向个体性的生命体验,沉浸于"暮年似的孤寂",同时在作品中展开了对于虚无、孤独、绝望、死亡等命题的洞察与思考。